12月15日至16日,为期两天的江苏省“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”工作推进会在邗江区召开。中国教育部体艺卫司司长万丽君,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,扬州市副市长董玉海,扬州教育局局长夏正祥、副局长周应华,邗江区区长钱峰、副区长洪扬等出席了会议。省、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及艺术教研员等100多人参加活动。
会议期间全体会议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了邗江区实验小学、育才西区校、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、公道中学、公道小学、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和梅岭西区校等7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。公道中学作为全区唯一一所初中高中学校代表,以其鲜明的艺术教育特色、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,让前来观摩的领导、专家纷纷为公道中学点赞。
此次现场推进会活动中,全省100多名教育同行走进公中校园,零距离观摩了公道中学艺术教育活动。作为扬州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,学校以“传统文化润校园”行动为抓手,将扬剧、国画、书法、古筝、太极拳、二胡、等扎根在校园土壤中,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。学校以扬州市“体艺2+1”实施工程推进活动为契机,大力开展大合唱、拉丁舞、健美操、呼啦圈、钢琴、空竹、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等社团活动,让体艺之花在校园每一个角落绽放。学校以江苏省美术教育课程基地为依托,新建了“扬州画派”体验馆、师生优秀书画作品展览室、学生绘画室、音乐琴房、舞蹈房等,组织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,让师生零距离的受到地方传统文化,通过观摩、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熏陶,不断将传统文化传承“普及化”。
从1994年起,学校开始探索艺术生培养之路,为此还专门成立了艺术部负责艺术教育的规划、发展与管理。目前,学校艺术部拥有一支9人精英团队,在江苏省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(中小学)委员贡加兵副校长及吴爱华、吴文娟等市名师引领下,他们因材施教、无私奉献、在上好常规课基础上,强化艺术特色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科研。在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熏陶下,学校让一些文化成绩一般、家境一般的农村高中生提升了人生价值。学校每年均向高等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专门人才,迄今有1000名余名艺术类本科生,其中不乏中国美术学院、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高等院校。
公道中学作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,艺术教育成绩斐然。2011年公道中学学生合唱团荣获江苏省中小学生“我向党来唱支歌”合唱比赛特等奖。2012年学校成功承办了扬州市学校体艺“2+1”工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,沈文涛校长面向全市来宾作了题为《提升综合素质 奠定发展基础》的汇报。2013年成功申报扬州市高中美术学科教研基地,连续两年考核优秀;2014年艺术教育成果丰硕,艺术生美术高考专业本科率87.91%,有7人被全国八大美院(扬州市合计21人),音乐生22人本科专业达线率100%;当年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成果丛书——公道中学《呵护幸福》正式出版,该著作第四篇为《艺术教育篇》,全篇约5万字总结了学校近二十年来艺术发展历程及成果等。2015年成功申报江苏省高中美术教育课程基地,当年7月学校荣获江苏省第五届“阳光下成长”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。
公道中学以创建“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”工作为契机,将“传统文化润校园”作为艺术教育突破口,着力形成“办学更具特色、人人有特长、个个展才艺”良好氛围,引导全体师生走近民间传统艺术,开阔眼界、习得技艺、陶冶情操,净化心灵,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中国灵魂、扬州情怀的新一代少年儿童,努力谱写“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”的公中教育新篇章。
近年来学校以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片成功的蓝天”为办学目标,践行“公道教育 幸福师生”办学理念,以“文化、体艺并进”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学校发展成功之路。学校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办好艺术教育,经多年的辛勤耕耘,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,日益成为扬州市高中艺术教育的一面旗帜,在江苏省内外影响力、美誉度日益提升,为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奠定了坚实基础。